其实是以掌法为主,结合拳法、擒拿、点打、身法等等各种武学精要于一身的综合武学,当然后人叫成“绵掌”
    也不完全错,毕竟还是以掌法为主要框架。
    其实各门各派都有自己的“绵掌”
    ,大多只是名字叫法不同,当然武学精要也相差很多,比如武当的“武当绵掌”
    、峨眉的“金顶绵掌”
    、韦一笑的“寒冰绵掌”
    、少林寺的叫做“闯少林”
    ,还有几百年前武林中的道门隐宗“逍遥派”
    的绵掌武学叫做“天山折梅手”
    。
    “武当绵掌”
    是张三丰以“武当太乙掌”
    为根基,结合武当山各路武学精要汇创的一套修行体系,所以“武当绵掌”
    也叫做“武当太乙绵掌”
    ,这套绵掌和武当山的各路武学都有关联:
    武当山的刀法可以融进“武当绵掌”
    里使用,剑法也可以放进这套绵掌体系一点也不突兀;反过来把“武当绵掌”
    的招数放到刀上使用看起来很像“玄虚刀法”
    ,放到剑上用就是“武当剑法”
    ,而“武当剑法”
    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柔云剑法”
    。
    可以说“武当绵掌”
    就是武当山招法的精要总纲,张真人虽然不管束徒弟们的钻研方向,但是“武当绵掌”
    的功夫可是盯得很紧,俞岱岩师兄弟三人武学上虽然各有所长,“武当绵掌”
    却都到了“力不见形”
    的境界。
    俞岱岩稳住心神运使“武当绵掌”
    ,劲力有着《无极玄功》的变幻莫测,气脉绵长,隐隐有突破焦仲三人的围困的苗头。
    反而是焦仲刚刚受了些许内伤,交手时间一久,开始有些吃不住。
    心思电转,必然不能坐以待毙,焦仲倒也果决,趁着两个师弟借着阵势短暂缠住俞岱岩一瞬,旧招重拾,连着两个重拳向俞岱岩挥去,主动把他从阵势里逼了出去。
    趁着俞岱岩旧力将近、新力未生之际,焦仲使出了这两拳的后招,是他祖上传下来的三招中最厉害的一式拳法。
    焦仲右手握拳直击,左手并指如刀借右拳之势一同挥出,拳取“膻中穴”
    ,手刀劈向俞岱岩面门,这一招有个名号,唤做“横扫千军、直摧万马”
    。
    俞岱岩一时无处借力,自然也无处卸力,心下一狠,硬碰硬的迎了上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