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俱战提走南道至撒马尔罕全程约500里。
    十月十三日清晨,易俊杰带着康把总等一行五十人启程。
    十五日下午时即抵达撒马尔罕城外。
    在初冬的阳光中,这座历史名城,河中的政治中心、商业中心,带着些许的寂静。
    行人稀疏。
    商路已经阻隔太久!
    而波斯帝国的剥削,以及对乌兹别克人的战争,都在损耗着这座城市的元气。
    “老易到了。”
    康把总骑在马上,眺望着雄伟的城池,顾盼自雄的说道。
    准确的说,叫康副千总。
    相比于几个月前去吐火罗的忐忑、未知,此刻,他心情非常放松。
    周军在战场上节节胜利。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来到河中名城撒马尔罕!
    有何惧?如何能不放松?
    易俊杰一脸的络腮胡子,打着马背,一马当先,哈哈笑道:“把旗帜打出来。
    我们进城!”
    …
    …
    十月初八晚,塔吉克湖大战结束。
    消息传到俱战提。
    稍晚时分,钦古可汗的信使飞奔至吉扎克城调兵东返。
    而吉扎克城的乌兹别克人一动,远在百里开外的撒马尔罕城中很快就得知消息。
    城中因乌兹别克人兵临城下而紧张的气氛立即一扫而空。
    要知道,若是乌兹别克人进攻,粟特人根本守不住。
    更多的消息,再随后数日查探出来:周军大败乌兹别克人,攻占俱战提。
    在城中一片欢腾之时,波斯帝国河中总督卡利米却是很难高兴。
    当日他是怎么说的?
    “周军怕是指望不上了。
    他们兵太少,无法给钦古可汗足够的压力。”
    现在呢?
    他认为要解决乌兹别克人,要等贾拉里总督调兵前来。
    而现在满城都将周人视为解放者!
    相比于乌兹别克人的抢掠,周军在河中的名声无疑要很多。
    这是一支王者之师!
    这日上午,总督府中,卡利米和来自河中的信使商量了一回后,吩咐心腹属下,道:“去将石国国王伊斯洛姆请来。”
    阿巴斯陛下、帝国的上层已经关注到撒马尔罕这里。
    贾拉里总督的意思,最好还是要将名伶石玉华送到巴格达。
    现在,乌兹别克人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