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之敬说的话,聪明人都知道不仅仅是替褚向出气而已。
    其实若说猫腻,虞舫那篇“论势”
    更为诡异,根本不是虞舫平日里的水平。
    作为连虞家都放弃向国子监举荐的嫡系子弟,虞舫能有多少水准也可以想象。
    傅异不是一个会为了弟弟出气而故意诬陷别人的人,他曾斥责虞舫写的策论“狗屁不通”
    ,绝不是为了侮辱人而侮辱人。
    甲科三十人左右,虞舫一直在二十多名徘徊,可如今一篇“论势”
    让谢举都觉得老辣,将他选为了“甲五”
    ,这难道不是“前后大变”
    ?
    谢举不知道虞舫平日里的水平,当然是以文章论高低,但其他人却不是傻子,都是同窗,水平有几斤几两还不知道?
    相比之下,褚向虽然不起眼,但在甲科座次较前,又是贺革的入室弟子,怎么说,他一鸣惊人的几率都要比虞舫高。
    但是没有人质疑虞舫,却敢拿褚向开刀,这就是徐之敬所说的“性子软”
    而已。
    除此之外,褚家一直被排挤在朝堂之外,褚向又没有父母。
    虞舫却是吴地豪族,家中又有人出仕建康,哪怕知道有猫腻,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面对众人的质疑,褚向原本不想理会。
    作为仅有的两个让谢举连批示都没有写的人,他本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并不是他要“忍”
    ,而是不屑于这些胆小鬼辩论。
    可看着站在他面前尽力维护的徐之敬,褚向的心中一颤,不知怎地,竟缓缓走到了学榜前。
    “我没有作弊。”
    褚向看着众人。
    “是与不是,一试便知。”
    “你怎么试?再写一篇吗?”
    一个学生嗤道,“谁知道你背了多少篇?”
    “在场的所有人,谁敢说自己没有提前猜测考题,做了无数篇策论?”
    马文才的声音乍然响起。
    见是马文才来了,不少人都露出复杂的神色。
    和刚刚入学馆比,这一年来马文才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至少过去的马文才不是这么“多管闲事”
    的人。
    “你们说这字迹不是褚向的,不如就让褚向再写一篇吧,所有人都做个见证,看看他是不是能写行书。”
    马文才看着那个高嚷的学子。
    “不说别人,就我自己都能写好几种字体,只是平时只会用最顺手的罢了。
    你以为我们这样的出身,从来只练一种字吗?”
    甲科第一掺和进来,这事也就不能随便了事,再加上还有不少喜欢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大家一起起着哄,将褚向一行人重新簇拥进了思贤楼。
    堂中的傅歧原本闲在屋中无事,就等着外面人将他的策论笑话完了好出去,此时见黑压压一片人头进来,登时吓了一跳,反射性就找马文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