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柳老师的痛苦(第3页)
首先,她的父母亲由原来的爱国知识分子,一下之变成了国外敌对势力派遣回来、阴谋破坏新中国建设的特务分子。
于是乎关进了牛棚,交待罪行,不许回家。
之后呢,又被发配到边远山区里去改造去了。
从此,声讯全无,无从打探。
她的家里也被抄了三次。
大量珍贵的、从国外带回来的资料,全都化为了灰烬。
虽然柳如烟与妹妹想方设法,冒着极大的危险,藏了不少书下来。
但是,绝大部份的书,包括一些孤本、善本书籍,从此,就再也没有看见过了。
柳如烟姐妹俩住的房子也被没收了,保姆也被遣回了原籍。
原本在大学里当老师的柳如烟,也被贬到了红旗中学里来,当了一个中学教师。
这还算是优待的,算是网开一面。
因为,她们姐妹俩是两个弱女子。
在造反派里面也有正直善良的人。
他们看到柳如烟姐妹很可怜,也不忍心她们流落街头。
于是,格外的开恩,与红旗中学革命委员会的头头们协商,在红旗中学附近,给她们调配了一间两层楼的砖木混合结构的小楼。
要知道,在这一大片贫民区内,这几乎可以说是最高待遇了。
由此可见,人间也有真情在。
不是吗?
但是,不管怎么说,柳如烟姐妹俩,还是从风凰变成了草鸡。
这是事实,这个反差,真的是太巨大了。
刚开始的时候,她们姐妹俩极为不习惯。
在“文化大革命”
以前的时候,她们姐妹俩是教书的只管教书,读书的只管读书,从来都不用做家务事的。
有保姆嘛,还用得着两位小姐来做?可如今呢,对不起,从零开始,大事小事都得自已动手做。
慢慢地开始学着做,做着学,边做边学。
你不习惯也得习惯啊?你得适应啊!
不然你怎么生存下去?你们还有什么身份来要求更高的标准呢?你够资格吗?你配吗?
要说生活上的不方便,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不是有人说过吗,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大的吗?柳如烟她们家本来有抽水马桶的,而现在呢,你必须每天早上自己起来倒马桶了。
如果晚了的话,倒马桶的人力车一走,对不起,那你就完了。
那后果,你仔细想想看吧。
原本自已的家里有自来水的,水龙头一拧就有水用了。
现在呢,对不起,每天得自已去给水站排队拎水回来用。
你想想看,一个娇滴滴的、俊俏的弱女子,拎着一只铁皮桶,排在一大群破衣烂帽、粗喉大嗓的大叔大妈后面等着接水。
前后左右各种各样的目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