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凝聚秘钥时他曾感应到天水仙尊真正的道韵,故而此时立刻便认了出来。
    这就是天水仙尊的手笔。
    “癸水至弱,达于天津。
    得龙而运,功化斯神。
    不愁火土,不论庚辛。
    合戊见火,化象斯真......”
    白易念叨着巨碑之上的文字,心中渐渐升起感悟。
    “这是天水仙尊的毕生感悟。”
    他闭上双目,此前初见东海时内心的触动与此时的感悟结合起来,化作了顿悟的灵光。
    “没有夜魔,还真是有些不方便。”
    白易内心暗暗道了一句,旋即便没了下文,全部的心神投入到了感悟之中。
    他在五行之道上的造诣其实颇深,毕竟五行之力随处可见,乾阳山上便可观尽金木水火土,顿悟的次数自然不会少了。
    但这样的造诣,还是比不得温琼玉、柳溪云和方昭这样,将一条大道悟透的存在。
    此前他与方昭对碰,也是动用了五行转化之妙。
    只是这一次,一切都不同了。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白易心中对于水行之道的理解越来越透彻。
    这块巨碑之上,天水仙尊将毕生的心血倾注。
    对着这块巨碑感悟,就仿佛仙尊复生,亲自指点他一样。
    三日后,白易浑身道韵浓郁,在水行之道上的感悟达到了七成。
    半个月后,九成。
    一个月后,他睁开双眼,浑身上下弥漫的,已经是彻底大成了的水行道韵。
    他将水行之道彻底悟透。
    在这条大道上,他已经能够与温琼玉、柳溪云和方昭三女媲美。
    这,也是他完全掌握的又一条大道。
    此时白易面前,原本磅礴模糊的水雾竟是透明起来,逐渐淡化,最终消失不见,仿佛从来不曾存在过。
    他的目光,也落在了这块巨碑的下半段。
    那里,只有一行字。
    “一滴水,是否可以再分?”
    白易瞳孔一震。
    毫无疑问,在水行之道上,天水仙尊已经走到了极致,否则也不会以天水为号。
    即便是仙道复苏,再次兴盛的现在,恐怕也没人敢说超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