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民意
书生身形微晃,竟不敢与应知非对视。
在他的感知中,应知非的浩然正气如狼似虎,如有通天杀意,哪里还是儒生的模样!
这分明就是个凶性大发的武夫!
他急于寻找破局之法,但他惊骇地察觉,应知非这个“故事”
,已然打动了多数人!
读书人十年寒窗,追求的是什么?
庙堂高楼?功名利禄?
错了!
那是泱泱天下大部分人都想要、也都需要的“俗物”
。
那只是追求理想的手段和本钱。
而他们追求的,无外乎史页一笔,无外乎身后千秋。
读书人最想要的,就是如应凛一般的声名。
他来时万人相迎,他走后满城缟素!
一代代读书人最渴求的,就是这样一个死法!
应凛是大秦的罪臣,但他轻易摘得身后名,成就了历代文人毕生所求。
应知非娓娓而谈,令人遐想万千。
这些学子,倒也未必就相信了应知非。
但就算其中有夸大、甚至干脆有假,都不影响他们心生向往。
应知非的“见闻”
,符合绝大多数读书人的审美。
任平一派人脸色阴沉,无力维持镇静。
他们设想过应知非的回击,但没想到,他竟用一个真假难辨的故事,吸引了在场所有人。
尤其任平,几乎咬碎了牙。
而他的惊怒中,还夹杂着深深恐惧。
他再清楚不过,自己摊上这样一个任务,就是因为触怒了方世青,一旦无功而返……
任平已经顾不得其他,趁众人心思不在,他装作偶然,用视线扫过书生,目光强硬且狠戾。
书生接收到任平的暗示,心中叫苦不迭,却不敢表现出来。
他用尽全部心力,勉强找到一个反驳的理由:
“应大郎这是强词夺理,就算横武关百姓关照边军,他们又哪里能攒下如斯积蓄,供养整整十万人。
武者所需的资源何其浩瀚,仅凭寻常百姓……怎么可能!”
终于来了。
应知非冷笑一声,忽地扬声高喝:“你口口声声说,曾到横武关游历,但你的言辞之中,却尽是凭空臆测,毫无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