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复声再次举荐徐光启为新府督造。
    朱由校点名道:“徐卿家,殷爱卿举荐你为西洋府邸的督造,你能否胜任啊?”
    徐光启稍有迟疑,上前道:“禀陛下,臣定当竭力一试。”
    古代为官,最会的,就是说话模棱两可,免得被人揪住把柄。
    朱由校大喜,“好!
    如此,等殷爱卿的西洋府邸完工,朕当亲自前往一观。
    殷爱卿啊~”
    “臣在。”
    “待府邸完工,你就可以接家眷来京城啦。
    届时父子团聚,夫妻重逢,天下当无人再说朕薄待功臣了吧?哈哈哈哈……”
    朱由校今日高兴,便于同龄人玩笑几句。
    殷复声讪讪的,也不知接什么。
    而后边儿站着一群大臣,却小声稀碎开了。
    “听说这位殷给事好像还不曾成家呢吧?”
    “是吗?那可是……”
    这位话没说完,下半句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呀。
    一表人才,年轻有为,还得皇帝器重。
    麻溜儿的吧,回家翻翻家底儿,看有没姑娘,赶紧提亲去。
    好些官员话都憋肚子里,这事儿不能跟人分享。
    回头要不竞争太大,太激烈。
    这位聪明,别人也不傻,退朝之后,一个个全回家了。
    找闺女的找闺女,找媒婆的找媒婆。
    一时间,京城媒婆价格暴增啊。
    殷复声怀揣一本奏章,没呈给皇帝。
    今日已经倒了一个户部尚书,要再奏,东林党难免狗急跳墙。
    明日再说吧。
    可他怀里这奏章,被眼尖的邹元标瞄见了。
    追了几步,赶上张问达,孙慎行,叮嘱道:“你们俩都小心着点儿,姓殷的身上可还留着一本呢。
    不定明日要参谁。”
    “为什么是我们俩?朝中上下多少官员?”
    张问达道。
    “兵科的人说了,他要参的是当朝二品。
    汪应蛟刚被贬,工部前任尚书刚辞官,刑部黄克缵又不是咱们的人,眼前的,不就剩你们二位了嘛。”
    邹元标一席话说的张问达和孙慎行心里咯噔一下子,浑身不自在。
    二人急匆匆跑去找老谋深算的叶向高出主意去了。
    ~~~~~~
    即将告别租房一族的殷复声,信步出宫门准备回家,在门口撞见徐光启。
    “殷给事。”
    看见徐光启,殷复声并不吃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