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杨渥,广陵本地人士,在节度使府做事。
    不知兄台尊姓大名?”
    杨渥这样介绍自己,他没有说自己的身份,仅仅是粗略的交代了一下。
    “什么尊姓大名,在下陈彦谦,常州人士。
    如今不过是润州小吏而已,来广陵有点差事。”
    陈彦谦也没多想,并没想到对方就是吴王的长子。
    “陈彦谦?”
    杨渥好像听说过这个名字,仔细想了想,忽然记起,在历史上徐温把持国政,为他策划筹谋的人里面不正是有个叫陈彦谦的人吗?难道就是眼前之人?
    随即他又想起历史上的陈彦谦正是常州人,眼前之人也是常州人。
    这下他便更能确定了。
    “这可是徐温麾下有名的谋臣啊,虽然没有严可求的名气大,但此人多谋略,更难得的是擅长处置那些繁杂的琐事。
    徐温在军国大事上往往只确定大致纲略,具体的细节却全部委托给陈彦谦。
    可以说,这个人培养好的话,将来足以为我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为前线源源不断地供应粮草,这就是我的萧何啊!”
    纵观历史,每一个能够成就大事的人身边都会有一个善于谋划的人在尽心辅佐他。
    所以周武王身边有姜尚,刘邦身边有张良,刘备身边有诸葛亮,唐太宗身边有房玄龄、杜如悔等等。
    即便是那些山上打家劫舍的山大王,他们也会找个狗头军师出谋划策。
    历史上的杨渥身边就没有什么谋臣为他策划,即便是严可求这个杨行密的幕僚,只怕也是对他的故主徐温还要更加亲厚些,再加上原本的杨渥就不是个听得进人言的,所以严可求不能为他所用也是正常。
    但如今的杨渥自然不同,他知道自己如今武将还不怎么缺,所缺的是那些能为他出谋划策的文士。
    今日能偶遇陈彦谦,他自然不能错过。
    当下杨渥更加地热情结交,他来自后世,虽然在文学修养上远远比不上陈彦谦,但他有后世各种信息,在见识上比陈彦谦还要广,此刻挑拣一些有趣的话题出来,东拉西扯的,让陈彦谦颇感新鲜。
    在杨渥的有意结交下,两人越聊越是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即便是后来雨停了,两人也是并骑缓缓而行,在马上交谈。
    不过直到最后进了广陵,杨渥也没有告知对方自己的身份,只是问明白了他现在的居住地址,又约定日后再见好好聊后,才相互道别。
    倒不是说杨渥不想现在就招揽对方,而是他觉得此人是个人才,日后将有大用。
    初次见面就出言招揽的话,未免也太不正式了。
    怎么说也要找个好时间,准备好礼物再专门去登门拜访。
    目送着陈彦谦远去的背影,杨渥半天都没回过神来。
    “公子,那人已经走远了,咱们也赶紧回去吧。
    先前淋了雨,公子小心着凉。”
    一旁范遇提醒道。
    “嗯,走吧。”
    杨渥点点头,想了想又道,“对了,回头你去打听一下,不要惊动他,将他的情况打探清楚,回来报我。”
    “是,小的这就去办。”
    ……
    回到节度使府,在和家人们打过招呼,吃了个饭,又洗了个澡,换下了身上被淋湿的衣服后。
    见范遇还没回来,杨渥有些心不在焉的坐在院子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