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无不交口称赞!”
    随后,朱棣大声道:“我问在场的各位,寻常普通百姓所用的最普通的绢布,多少钱一匹。”
    问题抛出,百官竟无人回答。
    大殿突然变得安静。
    因为能入朝的,都是六品以上的官员。
    这样的官员会去买百姓用的布匹么?
    他们也不会去买布匹,都有下人采买回来,裁剪购置成衣。
    当然,也有一些自诩清流的官员。
    比如这铁铉,穷得叮当响,一件朝服穿了好几年。
    平日里也穿官服,顶多买买鞋子,府内没有下人,也不会去买布匹,至多买件成衣。
    那种普通的绢布,只有很穷的老百姓,才会去买布匹,请村儿里的老裁缝做一身衣裳。
    许久,大殿毫无回应。
    看到此情景,朱元璋一股无名之火涌上脑门儿。
    李逍的的确确在做实事,可这些大官儿居然连百姓穿的布匹几文钱都不知道,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如何能为百姓着想?
    而眼下,这群人居然还在弹劾做实事的人???
    朱元璋一拍龙椅,破口骂道:“你们这些人,还说心系百姓,连最基本的,百姓用的布匹价格都不知道,你们这官儿是怎么当的!
    是飘到天上去了,无法看到下面的疾苦吗??”
    话音落下。
    百官皆是低头。
    见状,朱棣一喜,看向众官员,道:
    “既然你们不知,本王便告诉你们。
    普通百姓所用最多的绢布,二百文一匹。
    而李逍卖的布匹,却是三十文一匹!
    你们说,这是不是造福百姓,福泽万民?”
    大殿的官员,再次陷入震撼之中。
    什么??
    价格居然相差如此悬殊,这是他们万万没想到的!
    若真是如此,
    那三十文的布匹,能给百姓解决多少银钱?
    如果是这样,即便垄断了又如何,那造福的就是百姓啊!
    这下,朱棣阵营这边的官员们,也知道如何开口了。
    “陛下,此举乃是大善啊,百姓生活不易,而布匹是刚需,这样百姓少被女干商赚钱。”
    “对啊,李逍虽然行商,可是帮永安郡主出出主意而已,算不得犯了规矩,可以见的这永安郡主定然是心地善良,才如此定价。”
    “我可是听说了,永安郡主天性善良,这一定是她出的主意,三十文一匹的布,恐怕只是个成本不赚钱,造福百姓!”
    很快,这些官员就找到了反驳的重点。
    将重心从李逍,转移到了永安郡主朱凝云的身上。
    说圣上孙女,天性善良,看不得民间疾苦,才出的这样的主意。
    果不其然,朱元璋点了点头道:“此事朕也有耳闻,朕的孙女的确是心地善良,李逍算得上是帮郡主,无妨,不予论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