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笑着道。
    “陛下!
    这种槐树是有讲究的!
    槐树是三公宰辅之位的象征。
    《周礼.秋官》载:“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
    面三槐,三公位焉。
    州长众庶在其后。”
    注云:“槐之盲怀也。
    怀来人于此,欲与之谋。”
    是说周代宫廷外种有三棵槐树,三公朝天子时,面向三槐而立。
    后人因以三槐喻三公。
    三公是指太师、太傅、太保。
    由此槐便与官职有了联系,成了官职的代名词。
    还有这槐树与书生举子也有关系,被视为科第吉兆的象征。
    《三辅黄图》载:“元始四年起明堂辟雍为博舍三十区,为会市,但列槐树数百株。
    诸生朔望会此市,各持其郡所出物及经书,相与买卖,雍容揖逊。
    议论槐下,侃侃阉阉。”
    因此,在汉朝长安有“槐市”
    之称,是指读书人聚会、贸易之市,因其地多槐而得名。
    又有“学市”
    之称,北周庚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有“绿槐垂学市,长杨映直庐”
    之诗句。
    唐元稹《学生鼓琴判》亦言:“期青紫于通径,喜趋槐市;鼓丝桐之逸韵,协畅熏风。”
    后还以槐借指学宫、学舍。
    唐武元衡《酬谈校书》诗云:“蓬山高价传新韵,槐市芳年记盛名。”
    曹化淳笑着道。
    “看不出曹公公还博学多才啊!”
    崇祯笑着道。
    “陛下赞誉了!”
    曹化淳有些不好意思的道,随后又道:“陛下,一会进了国子监之后,还能看到一些槐树,有文昌槐,还有双生槐等都是在刚建立国子监时所种。”
    崇祯点点头,不一会而便来到了国子监门口,门口当值的五城兵马司的人看到皇帝驾到,先是一愣,但还是马上反映了过来,纷纷跪地恭敬道:“卑职参见陛下!
    万岁!
    万岁!
    万万岁!”
    崇祯看着这些精神头不错的士兵,满意地点点头道:“都平身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