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戏剧院
ps:求点票票支持!
16世纪后,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兴起,伦敦的规模迅速扩大。
公元1500年,伦敦的人口不过5万,1600年人口增至20万.跟现在中国一个县城大小差不多.
英国首都伦敦位于英格兰东南部的平原上,跨泰晤士河,距离泰晤士河入海口88公里。
伦敦地区就是当时英国人居住的地方。
公元前54年,罗马帝国入侵大不列颠岛,公元前43年,这里曾是罗马人的主要兵站并修建了第一座横跨泰晤士河的木桥。
泰晤士河从伦敦城的南部穿流而过,河中盛产各种鱼类,这给它带来了“城市的光荣和财富”
之美誉。
泰晤士河是伦敦城主要的交通动脉,皇家平底驳船、大货船和民众的小舟每日在河上穿梭不绝,往来如织。
陆上的行人要穿越泰晤士河,必须经过伦敦桥,否则就要搭乘渡船过河。
伦敦桥约建于12世纪末,20个石拱托起的桥面上建有两排房舍,只为行人和车辆留下一条狭窄的通道。
离泰晤士河不远,在鲁德门东边的一座小山顶上,屹立着古老的圣保罗大教堂。
巍峨庄严的教堂在群塔的簇拥下俯瞰城区。
圣保罗教堂所属的圣保罗区是伦敦城中出版商云集的地方。
伦敦城里居住着无数的商人和工匠。
由各个手工业和工商业行会所推选的市长管理着这座城市。
当时的手工业和工商业行会都有着严格的行规。
这些行规保护着各商号老板和雇工门的利益。
市政官员为了维持良好的社会风俗,把各种游戏、演出和剧院,都挪到了伦敦城的城墙外面。
因此在城里几乎没有什么娱乐场所。
只有几家酒馆和客栈,挂着五颜六色的招牌,如“公牛”
、“大钟”
等,不时地也会有戏上演。
城墙外的肖厄迪其和河岸区,在宗教改革前曾是修道院的领地,享有免税特权,号称“自由地”
。
这片区域现在已经成了一个“三不管”
地带。
伦敦城里所容不下的剧院、马戏场和妓院都建在这里。
伦敦的乞丐、小偷、小贩等作奸犯科之辈也往往聚居于此。
在正经人眼中,这里显然是个藏污纳垢之所,一个很危险的去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