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暗施手段多人被中伤 上书弹劾两臣同遭贬下 (第5页)
陇右、河西节度使、鸿胪卿皇甫惟明上的奏折,分量是够了,但推荐之人,唐玄宗不赞同,他不想使用太子的人,加上刑部尚书韦坚、户部尚书裴宽、京兆尹韩朝宗,皇甫惟明等人都与李适之相好,他对李适之已经有了成见,所以没有准奏。
但在言辞之中还是将他的心意给表露出来了,在与杨贵妃闲谈的时候,流露出他的担心。
杨贵妃与李林甫已经结成了利益同盟,觉得这事对李林甫不利,通过她的丫环,将唐玄宗的想法,告诉了李林甫。
李林甫知道了这件事后,胆战心惊,对皇甫惟明等人恨之入骨。
当得知皇上有意限制太子的力量之后,更是喜出望外。
要利用皇上的这种心里,精心策划一个大冤案。
他找来安插在韦坚身边的人来询问:“你听没有听到韦坚和皇甫惟明一起说朝廷的坏话?”
那监视之人不能凭空捏造,如实回答说:“没有。”
李林甫又问:“他们有没有单独在一起的时候?”
监视之人告诉他:“正月十五日夜,皇甫惟明与韦坚一同游玩,共度佳节。”
李林甫如获至宝,遂以此为借口,向唐玄宗上了一道奏折:“启奏皇上,韦坚与边将私会,欲谋废立,危害社稷江山。
臣请奏立即将韦坚和皇甫惟明捉拿,交由御史台审查。
唐玄宗说道:“正月十五是元宵佳节,知心朋友在一起庆贺一下并不为过。
欲谋废立乃天方夜谭,不能随意加到别人身上,不要再追究此事。”
没有得到唐玄宗的认可,李林甫并不罢手,他一定要搞掉皇甫惟明和韦坚。
目的是要杀一儆百。
他知道朝廷中反对他的人很多,如果坏了他的规矩,都向唐玄宗上奏折弹劾他,他将永无宁日。
李林甫立即找到杨慎矜、王鉷、杨钊、吉温,一起商议。
杨钊说道:“贵妃娘娘不喜欢太子,如果将这个案子牵扯到太子的头上,就能得到贵妃娘娘的支持,事情就好办多了。”
李林甫说道:“太子对本相也一直怀恨在心,杨钊经常出入宫中,就在皇上和贵妃面前鼓动一下,从侧面证实一下太子同韦坚、皇甫惟明相互勾结的实事。”
杨钊十分乐意的接受了。
杨钊利用和杨贵妃关系,以侍御史的身份,向唐玄宗提出对皇甫惟明、韦坚等人的行为的质疑。
唐玄宗有些怀疑韦坚与皇甫惟明结谋,但并不认为是在阴谋废立。
要李林甫等人拿出确凿的证据。
李林甫、杨钊等人众口一词,坚决要求将二人逮捕,进行审判。
但除了皇甫惟明和韦坚正月十五一起游玩之处,提不出有力的证据。
罪状不成立,唐玄宗仍然持怀疑的态度。
注①:云头锦履,唐代流行的是一种高头鞋履。
注②:紫金冠,又名太子盔,多用于王子及年少的将领。
前扇为额子,后扇在圆形头盔顶上加多子头。
左右挂长穗,背后挂一排短穗。
注③:衮服是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
注④:唐朝官名,从三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