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岚特别饿,两眼发花,身上直冒冷汗,实在难以忍受。
    拖着沉重的脚步走进一个大村庄,村里根本就见不着人,一家家关门闭户。
    实在是太饿了,本想找些野菜之类的填填肚子,但是冰天雪地里那里找得到,河北可不比江南,想打野兔什么的,身上又没带火石,血淋淋的东西,他可不敢生吃。
    本来以他目前的武艺,强抢别人饭菜,是完全可以不饿肚子的,但这种强盗行为,他最为不耻。
    连续敲了几家的大门,里面毫无反应,奇怪了,这大白天的,若大一个村庄,竟然没人。
    他内心里想:‘这安禄山造的是什么蘖啊?将这样大的一个村庄,搞得没有人影了。
    老百姓怎么活呀?’但是几天没有吃东西了,肚子饿得慌,他只有挨家挨户的敲门,希望能找到吃的。
    终于有一个大门打开了,里面颤颤悠悠的走出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太婆。
    她看到方岚立刻就要把门关上。
    方岚挡住门,用乞求的声调说道:“老婆婆别关门,我路过这里,已经四天没吃饭了,行行好吧。”
    老太太默不作声,两只手用力使劲的关门。
    但方岚挡住门,她怎能关得上呢?她一屁股坐在地上,不理不睬。
    方岚上前将她扶起来,恳求道:“请您行行好,赐些吃的,将来有机会,我一定百倍偿还。”
    他极不愿意这种乞讨行为,所以言辞生硬。
    老太婆从头到脚,打量着方岚,看他穿着一件脏兮兮的不大合身的破旧衣衫,而且十分单薄,也有了怜悯之心。
    “唉,什么世道?把人整得人不象人。
    这么好的一个小伙子,落魄成这样,跟我来吧。”
    老太婆慢腾腾的向厨房走去。
    一会饭作好了,水煮地瓜干,虽然是粗粮,但有这东西吃已经不错了,方岚吃得津津有味,一会儿便锅底朝天,一锅地瓜干被吃得干干净净。
    “看来你是饿苦了,我再跟你煮一些。”
    老大娘的神情好了很多。
    “不用了大娘,谢谢您老,我还要赶路呢。”
    方岚起身就要走。
    老大娘望着方岚,眼泪充满了眼眶。
    方岚感到很不自在,他想会不会是老大娘一个人生活太孤单了,舍不得他走。
    安慰道:“老大娘你不要伤心,我马上就会回来看你老人家的。”
    听了这话,老太婆的眼泪刷刷的流下来了。
    她擦掉眼泪,**了一下方岚的后腰,对他说道:“我儿子也有你这样大的块头,说了一门亲事,本来定好了年前结婚的。
    这该死的安禄山,好好的造什么反?他造朝庭的反,害的却是老百姓。
    本来官府的赋税每年都在加,但他一造反,年前又加了税,强迫各家各户上交。
    这还不说,官府还要征兵抽壮丁,为躲避征兵,我老伴和亲家商议,就让没过门的媳妇提前进门,第二天就结伴南下逃难去了。
    没过几天,听说叛军要打过来了,村里的青壮年都往外跑。
    接着官府又制止人们外逃,说什么主上仁义,免征半年税,鼓励生产。
    免什么税呀,说得好听,老百姓都提前交了。
    村里人又外出寻找家人回家,前些日子,河北那边又在打仗,听说是大仗,死了不少人,血流成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