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很快就出来了,两场外场考试下来,就只剩下24人了。
    这24人将进入第三场考试——内场。
    这回不考武技,而是考文技了。
    此时已经是午时,于是休息吃饭,未时初,再考内场。
    很快就到了未时,24名考生进了屋内,开始最后一场考试了。
    对于武举考生来说,许多人的真正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
    绝大多数情况下,武生的文化水平都是不高的。
    有许多武技成绩很好的,最后就栽在了文化考试上。
    许多武生对于文化考试深恶痛绝。
    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作弊。
    夹带小抄就是自然的选择了。
    所以就经常发生考生作弊,中途被赶出考场的事情。
    文化试卷分为三部分,第一是默写。
    内容是《武学七经》中的一部分。
    一般在200字左右。
    第二部分,是策,相当于问答题。
    题目从《孙子》、《吴子》、《司马法》这三部兵书里面出。
    第三部分是论,也就是议论文。
    题目从《论语》和《孟子》这两部书中出。
    要想在文化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得对《孙子》、《吴子》、《司马法》、《论语》和《孟子》这五部经书背得滚瓜烂熟的,至少也要背得差不多的,否则,题目出来了,就只有干瞪眼了。
    武举考试考文化课,并不是为了为难武生们。
    而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步。
    武举选拔的是将来的武官,而且是中高级武官的组成部分,所以,就要文武兼备才行。
    一个文盲武官,终究是难以胜任大任的。
    况且,军队里的文书往来也很多,若是武官没文化,也是很不方便的。
    对于文化考试,贾珉是最有信心的,所以,心情就很轻松。
    拿到卷子后,没有急着答,而是先把几道题都看了一遍。
    第一道题是默写,题目是《孙子?兵势篇》。
    第二道题是策,题目出自《吴子》。
    第三道题是论,题目出自《孟子》。
    这三部书,他都是几乎倒背如流的。
    把答案在心里默念一遍之后,开始研墨。
    一边研墨,一边琢磨着在卷面上如何排版。
    除了答案正确,文字流畅,字迹工整,卷面干净整洁外,卷面的版面如何安排,对于考官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
    一个安排的规整美观的版面,其实是考生思维周密和运筹能力的体现。
    在答案都正确的情况下,一个好的版面和一个差的版面,给考官留下的印象,肯定是不同的。
    如果卷面上的字,大的大,下的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