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以后,从邺城过来的一封书信,让身在南皮的袁熙松了一口气。
    刚刚从病榻上振作起来的袁绍出奇地没有责备他,而是叫他好好管理南皮,暂代渤海郡太守一职。
    如此一来,三兄弟之中,袁熙成了最有势力的一个。
    最妙的是,无论是袁谭还是袁尚都不能对他指摘什么,毕竟袁熙是平乱的功臣。
    没有他的及时出现,南皮恐怕已经成为曹操的属臣了。
    一旦南皮失陷,这种叛乱将如同瘟疫一般兴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而袁熙迅速扑灭了这股火焰,让所有准备反叛的人心中也权衡起来。
    随后,袁熙发布了极具争议的政令,将南皮有数的地方豪族向北迁徙,迁到幽州境内,而将幽州南部的豪族,继续向北迁移,到幽州北部。
    几个谋臣文士济济一堂,对此政令均不理解。
    田丰从南方回来以后,也没有回到柳城,直接成了袁熙的军师,幽州別驾。
    韩衍还是冀县县令,但将政务都委托给了县丞,自己随着袁熙来到南皮。
    而田畴则是总参谋长,负责军政。
    温恢给几位大人打下手,但负责的工作也十分重要,和民生息息相关。
    袁熙道:“我决定将指挥部放到南皮,方便观察河北变局。
    百姓军主力要调过来。
    幽州要成立民兵组织,维持治安。
    南皮的豪族北迁以后,官府再多给百分之二十的田产。”
    温恢道:“南皮的地都是膏腴之地,气候上产出也高,北方的地再多,总产出还是稍逊。
    就算多百分之二十的地,到头来还是亏的。”
    袁熙道:“总是要亏的,要是还赚了,官府就亏了。
    这点贡献,还是要做的。
    沟通工作要做到位,让他们克服困难。”
    韩衍道:“这样大规模迁移,伤筋动骨。
    虽然这些豪族平时鱼肉乡里,但贡献了大部分的税收。
    这么一搞,民心大失,恐怕会动摇基础。”
    袁熙道:“短期来看,确实如此,但长期来看,是有好处的。
    之前我便提议如此,你们都反对。
    但这一次,要打仗了。
    不得不这么做了。
    曹操马上就要北上,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