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王,在亲王之下,是次一档的王爵。
    但那毕竟是王爵!
    大宋王爵仅亲、郡两级。
    而自己出征之时,现下复位后的徽宗赵佶郑重重复过,绝不食言。
    现在,这份荣耀对他来说,已经触手可及。
    但他知道,没有孙珲,他是不可能成功的。
    就象前些天的这场发生在太原城外的大战,五万宋军对阵十万金军,如果不是有孙珲的话,是不可能这样大获全胜的。
    这一仗宋军以伤亡近八千人的代价,歼灭金军近十万人,光斩下的金人首级便有四万多颗,被孙珲喷火烧死的人的残缺不全的尸骸有三万多具,可谓前所未有的大胜,震古烁今。
    但经此一战,宋军也疲惫不堪,因而没有马上攻城,而是采用了孙珲提出的“震慑攻心”
    之法,逼迫金军退出太原城。
    以孙珲的判断,金军主力遭到歼灭后,太原城残存的六万金军将完全丧失斗志,如果给他们一些希望的话,他们将退出太原城北返,宋军随后跟进,守卫已经占领的宋朝北方地区的金军也势必退去,则燕云十六州可一鼓而下。
    孙珲认为,以现在宋朝的实力,一下子灭亡金国是不可能的,最好是借此机会收复燕云十六州后,重新获得对金国的屏障,然后和金国订立和约,待国力充实之后,再徐图发展。
    张叔夜赞同孙珲的看法,虽然他并不知道,作为一个穿越者和历史发烧友,孙珲对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的了解,并不亚于这个时代的人们。
    燕云十六州为险要之地,易守难攻。
    其中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其余九州在山的西北,是重要的养马地区。
    中国的地理形势,到了黄河流域,就是大平原。
    一出长城,更是大平原。
    所以在北方作战,一定得要骑兵。
    而中国之对付北方塞外的敌人,更非骑兵不可。
    而骑兵所需的马匹,在中国只有两个地方出产。
    一在东北,一在西北。
    一是所谓蓟北之野,一是甘凉河套一带。
    一定要高寒之地,才能养好马。
    养马又不能一匹一匹分散养,要在长山大谷,有美草,有甘泉,有旷地,才能成群养,才能为骑兵出塞长途追击之用。
    而这两个出马地方,在宋初开国时,正好一个被辽拿去,一个被西夏拿去,都不在中国手里。
    与马相关联的尚有铁,精良的铁矿,亦都在东北塞外。
    马政是决定一个国家军队强弱的主要条件,没有产马地就像一群战斗机没有发动机制造厂一样,用丝绸绢布换马匹,生死只能掌握在别人手中或被对方消耗碾压,宋朝缺马并不是指江南不能养马而是生产出的马匹战力、耐力不如北方马匹,更重要的是农业区生产的战马只能凑数(其实凑数都凑不上,宋朝初期马匹很多,后期较少只能依靠步兵,导致战略投送能力小、机动性不强,不能消灭对方有生力量,哪怕打赢了敌军逃跑都追不上),不说还与民争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