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给力文学网 www.geilwx.cc,最快更新烽火博物馆最新章节!



    而那辆“黑豹”竟然毫发无损。

    这倒不是花旗国的坦克手无能。

    他们至少命中对方正面装甲26发,侧面装甲17发,但就是无法击毁对方。

    终于,那辆“黑豹”掉头撤退了。

    杀红眼的花旗国坦克手们英勇的追上去。

    正面、侧面都打不穿。

    我就不信,后面还打不穿!

    又有11发炮弹命中“黑豹”的后部,但还是没能击穿那该死的装甲。

    这些情况逐渐反映到军方上层。

    他们利用缴获的“黑豹”坦克做了实验。

    结果让人震惊,即使在100米的距离上,短身管75毫米炮都无法击穿对方的装甲。

    这才匆匆给“谢尔曼”换装76.2毫米炮,但穿深也就是那回事。

    车不如人,炮不如人的花旗装甲师。

    人员伤亡只能用惨重来形容。

    甚至在1945年的阿登战役中,居然出现有坦克,却没有坦克兵的尴尬局面。

    为了继续作战,很多“谢尔曼”车组只有3个人,而不是规定的5个。

    要不是,花旗军队牢牢掌握着制空权。

    火力、兵力死死碾压对方,早被赶下海了。

    不过,事情也有例外。

    虽然“谢尔曼”在欧洲战场被打得满地找牙,但在亚洲战场却成了一个霸王。

    倭国的那些小坦克,被它打得是丢盔卸甲。

    甚至连哪一门威力不足的75毫米火炮,也大放异彩。

    在近距离支援时,鬼子建造的土木工事,根本抵挡不住它的轰击。

    不过,眼前的这一辆坦克,却有别于其他的“谢尔曼”。

    看着巨大的炮闩,林超有些惊讶的说道:

    “萤火虫!”

    二战中,作为花旗的盟友,英国也接受了大量的“谢尔曼。”

    不过,在和德国人打了几年之后。

    军方已经预料到,德国人的坦克迟早要将装甲增厚。

    这就有必要使用,威力更加巨大的反坦克炮。

    为此,他们研发了17磅炮,并将它搬上了坦克。

    设计师们却发现,自己遇到了一个大障碍。

    17磅炮的炮闩太过巨大,想要把它塞进炮塔,可不是容易的事。

    为此,设计师将炮闩向左偏转90°。

    虽然成功的解决问题,但也压榨了所有的空间。

    导致坦克上的无线电,都只能放在车外的装甲盒里。

    在理论上,这一门火炮可以在1300米处,击穿“虎式”坦克的正面装甲。

    不过,它使用的脱壳穿甲弹太轻了。

    而发射药推力又太强,这造成了弹道飘忽不定。

    所以,使用脱壳穿甲弹时,坦克必须接近目标到450米左右。

    过去有资料显示,“萤火虫”的生产数量为1050辆。

    但根据后来的统计发现,它的生产数量有两种说法。

    2139辆或者2346辆。

    但是,英军的坦克修理单位,经常会将战损的“萤火虫”重新进行拼装。

    这些有没有纳入统计,就不得而知了。

    不管怎么说,西线的盟军终于有了和德国“虎豹”一战的坦克。

    不过,他们的战术也挺心酸的。

    在没有空军掩护的情况下,一般会对“虎式”、“黑豹”发起营级冲锋。

    那些普通的“谢尔曼”,会尽可能的吸引对方火力。

    从而给“萤火虫”创造开炮的机会。

    可以说,是用人命来换取胜利。

    就在林超感慨的时候,耳机中又传来赵绅报告。

    “馆长,瓜哇坦克过来了,他们要进攻鳄鱼!”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