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双翼机折叠以后,翼展要小于单翼机。
    无论是运输,还是在航空母舰上作战,都会有更大的优势。
    要是不开眼的海军老爷们选择单翼机,就得为舰载机的搭载数量伤脑筋了。
    自信满满的格鲁曼,于当年11月,提交了“G-16”
    方案。
    虽然海军并不认可,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将它定型为“XF4F-1。”
    而出人意料的是,一个叫布鲁斯特的航空公司竟然投标中脱颖而出。
    因为,他们的方案恰恰是格鲁曼不屑一顾的全金属单翼设计。
    大感兴趣的海军,给布鲁斯特分配的识别字母是“A”
    ,方案的编号为“XF2A-1。”
    但格鲁曼认为,这个方案并不是威胁,因为布鲁斯特属于半路出家。
    它的前身是一个马车公司,在20年代又进入汽车领域。
    一战爆发不久,因转包生产飞机浮筒、零配件而进入航空市场。
    战后,因为飞机业务不景气,公司曾经停止营业。
    1932年,才被一群投资者以3万美元的价格买下,重组后改名叫布鲁斯特航空工业公司。
    这个时候,它的规模还很小,主要从事转包生产,实在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
    但就在格鲁曼认为稳操胜券的时候,却愕然的发现风向变了,海军老爷看中的居然是“XF2A-1。”
    见大事不妙,格鲁曼立刻进行游说,并保证提供一种全新的设计。
    海军经过权衡,同意取消“XF4F-1”
    双翼机计划,并订购格鲁曼重新设计的“XF4F-2”
    单翼机。
    到了1937年9月,“XF4F-2”
    的原型机进行了首飞,飞行速度达到466.61公里小时,这可比布鲁斯特的飞机的时速快了16.09公里。
    可就在胜利唾手可得的时候,飞机选用的发动机出了一系列故障,这其中最让人头疼的是发动机过热的问题。
    在1938年2月4日的试飞中,还因为排气管过热把飞机给烧着了,好在飞行员紧急迫降成功。
    这个时候,距离海军竞标的时间,只剩下不到一个月。
    而自家设计的“XF4F-2,”
    离设计指标还有相当的距离。
    为此,格鲁曼的技师们,对飞机进行了紧急修整。
    为了最大幅度的降低过热问题,他们拉长了发动机舱,以增加空余面积,并更换了散热片。
    还改善了飞机气动外形,以减小空气阻力,这样就能增加飞行速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