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太平道人
大明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帝崩,十六日,皇长孙(朱允炆)即皇帝位,葬帝于孝陵。
......................................
大汉光和六年,淮右大旱,民饥不得食,流离州中,疫患丧者,不可胜数。
——《后汉书》
淮右有一县名为钟离,北接淮水,南山云聚,县中有玉带河蜿蜒而行,向北注入淮河。
逢此初夏,若是寻常年景,县中乡民怕是早已于河中沐浴净身,正忙于采摘艾叶,捣制糕米,以迎重午之节。
此刻,玉带河旁却错落地散布着数百饥民,人人面如枯木,眼窝深陷,一身褐色的短衣披在身上,胸前嶙峋瘦骨随着呼吸若隐若现,关节个个分明地在手指上露出,外面则沾染着泥土与不知名的秽物。
稀疏的虾蟹鱼骨散落在脚下,蝇虫在侧飞舞,众人也混不在意,偶尔才有人勉力挥手驱赶一下,也无甚作用。
日渐西沉,众人似乎也无离去的念头,犹如筑巢的燕雀一般死寂地守在河边。
待到月升星明,偶尔颤动一下的黑影,伴着似有似乎的幽冷目光,河畔这片“营地”
在腐烂之息中似乎化作了幽冥之域的入口。
“叮铃,叮铃”
,金属碰撞之声夹杂着脚步声从不远处传来。
声动于静,却未打破夜之静谧,好似铃声本属于此方天地一般。
“角来迟矣”
,一柄九节杖,一身素黄袍,那人面容既慈且毅,稍带一丝疲惫,平稳越过草木石沙,向河滩边众人走来。
“大良,贤,贤师?”
,饥民闻铃声似有所觉,一人颤颤巍巍的挣扎欲起,却发觉恍惚间那人已到近前,吃力地张口询问。
“莫急,莫焦”
,张角轻手扶起他,温言告慰一声,随即口鼻缓吸一息。
“角已得钟离县令与县中富户之诺,放粮赈济县中饥民,诸位无忧矣”
,声传四野,却又远近如一,雄浑醇厚,温之人心。
“多谢贤师”
,众人闻言感激流涕,伏身拜道。
“大哥脚程太速,总须等等我与二哥”
,不远处又走来二人,着道袍,负青囊,手中八卦灯,满面疲惫。
“二弟三弟且取出些符纸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