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给力文学网 www.geilwx.cc,最快更新天幕通古代,给帝王一点震憾!最新章节!

    【华夏改名最失败的十大城市】

    “改名?”

    看到这个标题,李世民瞬间放下心来。

    就全世界满是唐人街这个热忱劲儿,就知道后世对大唐有多认可。

    他完全有信心,后世会对他的长安进行改名。

    ……

    北齐位面。

    兰陵王高长恭的心情就不那么美好了。

    因为他的封地兰陵郡,已被改名为枣庄。

    他在后世网友口中,由大名鼎鼎的兰陵王变成了枣庄王。

    “本王貌柔心壮,音容兼美,枣庄王,本王自己都忍不住。”

    “心情简直好不了一点。”

    就在兰陵王郁闷的时候,视频开始播放了。

    【华夏改名最失败的十大城市,有你的家乡吗】

    【第十名:河南淇县】

    【河南淇县,原本是大名鼎鼎的商朝古都朝歌】

    【封神榜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河南淇县,古名朝歌】

    ……

    商朝位面。

    帝辛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看到淇县二字,只觉得脑瓜子嗡嗡作响。

    “怎么能乱改?”

    帝辛暴怒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上不断回响。

    “寡人的朝歌多么霸气,竟改成了淇县。”

    “简直是……山猪吃不了细糠。”

    ……

    【第九名:江苏南京】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古时候叫做金陵】

    【它还有江宁、应天、建康等名字】

    弹幕:

    “叫金陵、江宁、应天、建康,任何一个都比南京好听。”

    “改名后,意境都没了,就像是刘亦菲改成了刘翠花。”

    “南京十三钗vs金陵十三钗。”

    ……

    【第八名:陕西宝鸡】

    【宝鸡古名陈仓】

    【是炎帝的老家】

    【相传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被石鸡所救,因此改名为宝鸡】

    弹幕:

    “宝鸡别名陈仓、雍州、西岐、西府等。”

    “改了好啊,改了以后就变成了明修栈道,暗度宝鸡。”

    ……

    【第七名:山东临沂】

    【临沂古名琅琊】

    【琅本意是似玉的美石】

    【改名之后,琅琊榜变成了临沂榜】

    ……

    【第六名:山东枣庄】

    【枣庄古名兰陵】

    【李白曾有诗云:兰陵美酒郁金香】

    【枣庄确实较为接地气,但是这地名缺少了该有的美感和意境】

    【使原本高不可攀的兰陵王,变成了接地气并土气的枣庄王】

    ……

    【第五名:河南驻马店】

    【驻马店古称为汝南】

    【先不提汝南,就说这驻马店,取名是不是太随意了点】

    【乍眼一看,像个驿站】

    ……

    【第四名:安徽黄山】

    【黄山古称为徽州】

    【提到黄山,大家会想起黄山的迎客松】

    【但徽州二字更有文化底蕴】

    ……

    【第三名:内蒙古包头】

    【包头在古代有一个非常霸气的名字,叫做九原】

    【包头在蒙古语是包克图,意为有鹿的地方】

    ……

    【第二名:陕西西安】

    【西安古名是大名鼎鼎的长安】

    【十三朝古都,世界历史名城】

    【长安见证了中原王朝的全盛时期】

    【改名为西安,远没有长安优雅霸气】

    ……

    【第一名:安徽合肥】

    【合肥古称庐州】

    【庐州二字意境深远,韵味十足】

    【合肥咋眼一看,像是卖肥料的】

    【将庐州的古典韵味全数败光】

    【你觉得谁的名字改的最失败呢】

    ……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历朝历代的人脑袋上像是有一排乌鸦,嘎嘎飞过。

    “这名字改的……后世就没有人反对吗?”

    “你听听,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西安花,好听吗?”

    此刻,天幕上也满是吐槽。

    “石家庄赵子龙在此,气势直接减半。”

    “兰陵王改名为枣庄王,我确实忍不住笑了。”

    “一个合肥还不够,下面还有肥东和肥西。”

    “我小时候以为合肥是个牌子,做农药化肥的。”

    “第一次听驻马店的时候,以为它是一个店铺。”

    “石家庄赵子龙,枣庄王高长恭,包头吕布,好听吗?”

    ……

    大唐位面。

    李世民眉头紧皱,目光中尽是惊愕的神色。

    他万万没想到打脸来的如此之快。

    “长安?西安?”

    “后世改名,经过朕的同意了吗?”

    李世民气得跳脚。

    “朕之长安,承载了无数辉煌与荣耀,是天可汗、东半球话事人,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存在过的见证。”

    “可恨朕不能长生不老,不然任何人休想动长安分毫。”

    李世民率领大臣走出太极殿,他停下脚步,目光悠远。

    “诸位,与朕一起,再看一眼长安吧。”

    李世民的语气越发哀怨。

    有一种自家珍藏的珍宝,被败家子贱卖了的感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让他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憋屈。

    “长安,寓意着长治久安,长安之名不该掩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

    大明位面。

    朱元璋迁都的心思又活络了起来。

    “老大呀,当年天下未定,迁都长安之事一直没有着落。”

    “眼下四海升平,不如咱们商量一下,将都城迁往长安如何?”

    朱标还未回话,朱棣已经开始嘟囔起来。

    “我看不如何。”

    “爹,你派大哥多次考察和修缮古长安城,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迁都之事我本不应该反对。”

    “但是您想想,爹起事于江淮,身边的文臣武将大多数来自江南。”

    “你要是迁都长安,他们恐怕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您在南京生活了大半辈子,对这里的风土人情和气候条件都已习惯,况且爹您老人家年事已高,如何能舟车劳顿,千里迁都?”

    朱棣又从政治因素、地理位置、经济因素等方面,巴拉、巴拉讲了一大堆。

    朱棣分析得条条是道,听的朱元璋拳头都硬了,他心里已经放弃了迁都的打算,但是面上依旧嘴硬:

    “你这个臭小子,别以为咱不知道,你登基后,还不是迁都了。”

    “你能迁都?咱就不能迁?”

    “你,你,你……做人不能太双标。”

    谁料,朱棣根本不带怕的,一句轻飘飘的话,就将朱元璋怼得哑口无言。

    “爹啊,有句话叫做:此一时,彼一时。”

    朱元璋眼睛瞪得老大。

    咱洪武大帝需要你教?

    但是你小子说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