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给力文学网 www.geilwx.cc,最快更新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最新章节!


    这种大优势局面下硬要送人头的操作,是最容易让观众心态爆炸的输法。

    此刻,大殿之中的大唐开国君臣,心态全部炸穿!

    贞观世界之中,皇帝李世民坐在皇位上,脸色铁青。

    “娘的,朕这个曾孙,怎么蠢如猪猡一般!”

    “李治,你小子怎么教的孙子!”

    面对着李世民的怒吼,李治身子忍不住一缩。

    “父、父皇,儿臣这辈子应该是没有李隆基这个孙子了。”

    看着战战兢兢的李治,李世民闻言不由一滞。

    李治还真没说错。

    这个世界线上的武媚娘都被李世民赐死了。

    没了武媚娘,自然就没有李旦,更不可能有李隆基!

    李世民沉吟片刻,对李治招了招手。

    “你过来。”

    李治心惊胆战地走了过来,然后被李世民一脚踹飞出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世民面无表情地看着从柱子上缓缓滑落的李治。

    “虽然知道没有李隆基,但朕还是很不爽!”

    李世民,号称古今第一统兵皇帝。

    领兵作战,他是真正意义上的华夏五千年巅峰人物。

    如今,却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后代这种“微操”。

    这简直就是围棋九段国手,看一个刚刚学会下棋的臭棋篓子输棋。

    偏偏这臭棋篓子还是李世民的后代。

    偏偏这臭棋篓子输掉的还是大唐的江山!

    一群大臣见状慌了,冲上来,七手八脚地抬起李治。

    “晋王,你没事吧?”

    李治鼻血长流,虚弱地摇头。

    “没、没事。”

    群臣这才放心,纷纷劝说李世民。

    “陛下,算了算了。”

    “反正武媚娘都死了,陛下和一个注定不会出生的李隆基较劲干嘛?”

    就连平时最喜欢喷李世民的魏征,也破天荒地劝了几句。

    李世民哼了一声,总算是消气不少。

    再抬眼看到金幕,李世民又有些心烦意乱。

    “唉,朕现在算是知道,之前那些朝代的先祖,看到后辈这些败家子的感觉了。”

    李世民说着,表情严肃起来。

    “诸位,咱们得想个办法,解决一下府兵制度的隐患!”

    安禄山为什么敢造反?

    因为他是三镇节度使。

    为啥会有节度使的出现?

    因为府兵制崩溃了,大唐不得不招募边军。

    边军总得有人统领吧?节度使由此而生。

    故而,解决了府兵制度的崩坏,就能解决节度使的出现,就能避免安禄山叛乱的诞生。

    不然,纵然大唐能弄死一个安禄山,谁知道将来会不会还有什么王禄山,李禄山?

    群臣闻言,也陷入沉思之中。

    大明世界,朱元璋哼了一声。

    “府兵,这种制度本就是不可持续的。”

    “靠军功分田,天下的田地就那么多。”

    “人口一多,田地必然会被分完。”

    “怎么可能不崩盘?”

    朱棣赶忙插了一句。

    “这还没算上门阀豪强对土地的巧取豪夺呢。”

    朱元璋缓缓点头。

    “是啊,所以朕的卫所,才把分的田地设立在边疆!”

    大唐的折冲府,大部分都设立于关中。

    采取的是“强干弱枝”,以关中镇天下的制度。

    关中田地一旦不够分,府兵制度直接崩溃。

    朱元璋吸取教训,直接在边疆设立卫所,在边疆给卫所兵分地。

    他的本意是,将来卫所的边疆地不够分了,就继续扩张!

    只要不断朝着异族扩张,从异族手中拿地,就不需要担心不够分的问题了。

    朱棣表情怪异,道:

    “父皇,这草原也种不了地啊。”

    朱元璋一脸的无所谓。

    “是啊,种不了地,但能养马啊。”

    “谁规定府兵一定要分地?分草场也是可以的。”

    “至于粮食,大明不是有盐引么?”

    朱棣震惊了。

    “父皇,您这个构想,确实天才!”

    所谓盐引,就是大明给商贾发放凭证,让他们运粮去边疆。

    只要运送足够数额的粮食到边疆卫所,朝廷就会给这些商人发放盐引。

    商人们有了盐引,就能去官府盐田取盐,拿去卖掉。

    运粮当然是亏本的,但盐巴可是国家专营。

    人不吃盐巴,是一定会死的。

    故而,卖盐就是暴利!

    有了盐引利润在,足以支撑边疆的粮草运输。

    朱元璋哼了一声,道:

    “制度当然是好的,但不也被大明这些不肖子孙玩坏了?”

    “你没看到之前朱祁镇那一带的卫所军官,有了粮食还不满足,都开始对瓦剌鞑靼走私了!”

    朱棣闻言,顿时有些心虚,一声干笑。

    “咳咳,那父皇,咱们要不想个办法,杜绝此事?”

    朱元璋嗯了一声,对朱棣道:

    “那就是你和高炽的任务了。”

    “啊?”朱棣傻眼,“父皇,您雄才大略,不指点一下儿臣?”

    朱元璋双手一摊。

    “朕可没什么好办法。反正朕是管住了,你们管不住是你们的问题。”

    朱棣:“……”

    虽然道理是这个道理,但父皇您这么一说,怎么总给人一种甩锅的感觉呢?

    朱棣无奈,只能转头看向金幕。

    连父皇都没有办法,或许,这金幕能给出答案?

    金幕之中,画面已经切换到了长安皇宫。

    “什么,哥舒翰全军覆没,潼关已经失守?”

    听到这个消息,大殿之中鸦雀无声,一片死寂。

    潼关失守,意味着叛军兵锋能直入关中平原。

    没有了潼关天险,二十万叛军精锐杀进来,拿什么挡?

    李隆基身体颤抖不已,开口道:

    “诸位卿家,事到如今,如何是好?”

    没有人回答。

    大家不是不想回答,是压根无法回答!

    太子李亨深吸一口气,咬牙正准备开口,却被杨国忠抢先一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陛下勿忧,长安城高墙坚,又有百万民众。”

    “只要发动百姓,军民一心,定能抵挡叛军!”

    李隆基闻言,默然不语。

    长安?

    要朕在长安冒着性命风险,去抵挡叛军?

    这怎么行!

    【李隆基举棋不定,在是否留守长安这个想法中犹豫了很久。】

    【最终,在叛军抵达长安之前,李隆基决定逃跑!】

    画面之中,举着“燕”字大旗的叛军,自东边席卷而来。

    长安西门处,一支由数千羽林军组成的车队,则急急忙忙地离开。

    车驾之中,能看到李隆基、杨贵妃、太子李亨。

    当然,还有大唐宰相杨国忠!

    车队刚刚离去不久,一群文武百官才得知消息,追到城门处。

    但此刻,他们能看到的,已经只是李隆基等人留下的烟尘了。

    群臣面面相觑。

    有人道:

    “陛下都走了,这长安……还能守吗?”

    【长安群臣得知李隆基逃跑消息之后,纷纷出逃。】

    【叛军几乎没有碰到什么抵抗,就顺利地占领了长安。】

    画面之中,繁华富庶的长安城,处处燃起了火焰。

    叛军在城中肆意劫掠杀人。

    许多大唐官员被举家屠戮。

    更有无数女子被叛军当街拖走,凄厉的哭喊声响彻耳膜。

    犹如人间地狱!

    【在李隆基和杨国忠这对君臣的昏招迭出之下,原本已经露出败亡之象的安禄山,意外收获了长安。】

    【战争的局势,从大唐朝廷的极度有利,转而变成了安禄山大占上风。】

    【这场叛乱,终于来到了最高潮!】

    贞观世界之中,大唐君臣同样也是一片寂静。

    李世民看了一眼还躺在地上的李治。

    等等,这小子为什么还躺在地上?

    “来人啊,把晋王拖出去治伤!”

    李治好像一条死狗般被拖走。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心中诸多念头翻滚。

    原本他心中是倾向于李治的。

    但现在,又有些不确定了。

    或许,就用李承乾也挺好?

    李承乾虽说能力差点,但为人还是比较沉稳的。

    想来李承乾的后代,不至于捅出这么大的篓子。

    便在此时,长孙无忌开口了。

    “陛下,看来之前大唐对番将的态度,还是要有所调整才行。”

    长孙无忌的话,立刻就得到了群臣的赞同。

    “陛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

    “这安禄山一个番人,狼子野心,觊觎中原神器,绝对不能再给其他番人这种机会了。”

    李世民闻言,心乱如麻。

    天可汗的奥义,就在于给这些异族一个在大唐分享权力的出路。

    要是就此斩断这条道路,那些异族们怎么可能愿意给大唐继续效力?

    可不按群臣所言,将来真的出了一个李禄山,又该怎么办?

    李世民头疼不已,良久才道:

    “且容朕再想想,再想想!”

    大秦世界之中,扶苏也想到了这一点,忍不住提问。

    “父皇,咱们大秦将来要是开疆拓土,该怎么处理这些异族呢?”

    秦始皇呵了一声,用看白痴的眼神看着扶苏。

    “你小子,莫不是瞎了?”

    “啊?”扶苏一时间没回过神来。

    秦始皇重重哼了一声,淡淡道:

    “朕问你,朕统一六国之后,做了什么?”

    扶苏不假思索地开口。

    “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

    秦始皇点头道:

    “这就是朕给出来的征服异族答案了。”

    扶苏呃了一声,道:

    “六国不都是华夏么?”

    秦始皇这下忍不了,干脆翻了一个白眼。

    “七大战国,文字不同,语言不同,度量单位不同,就连马车的轨距也不同!”

    “没错,都是华夏啊。但一个楚国人看不懂燕国的文字,一个齐国商人到大秦地界做生意会因为度量单位的不同而亏个底掉。”

    “大家都是同族,其实却和异族无异!”

    扶苏闻言,呆滞住了。

    秦始皇冷笑道:

    “若是朕不统一文字、度量单位,像这李世民一般去做什么狗屁‘天可汗’。”

    “哦不,应该是去取代周王成为新的‘天子’,那等将来大秦弱了之后,各国还不是自然独立?”

    “你要明白,所谓的同族,是指一个辽东人去到岭南,他依旧能靠着语言和文字,毫无阻碍地跟当地人交流。”

    “在他目之所及的一切东西,都和他的家乡是同样的单位,同样的制度。”

    “这才能叫做同族!”

    秦始皇说着,指了指金幕。

    “李世民的想法是很好的,草原行胡法,中原行汉法。”

    “但他做的最错误之事,便是没有趁着大唐还掌控草原的时候,强行在草原之中推广汉家制度!”

    “大唐控制了草原几十年的时间啊,若是真能下力气去推广,至少能培养出两代写汉字、说汉话、以身为汉人为荣的草原贵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有了这些人的支持,大唐更进一步地同化草原,世世代代地占据草原,就不是空中楼阁!”

    “可这臭小子和他的儿子李治做了什么?”

    “他们什么也没做!”

    “就抱着一个狗屁天可汗的名号,沉浸在这虚名之中。”

    “既非同族,那草原降而复叛又有什么奇怪?”

    扶苏突然回过神来,道:

    “父皇,这安禄山带着好像也不是草原兵吧。”

    秦始皇冷笑道:

    “安禄山是突厥突骑施人,所谓的昭武九姓出身,如何不是草原人了?”

    “试想,假如李世民和李治对草原贵族进行汉化,那有没有可能,这个大胖子安禄山会变成一个满口之乎者也的大儒?”

    “那样的安禄山,心中可能全是忠于华夏帝王的思想,恨不能在碰到异族时以身殉国!”

    扶苏张大了嘴巴,心中一片混乱。

    大儒安禄山?

    这……

    扶苏有点没办法想象那种场景。

    秦始皇喝了一口水,语气也变得平稳不少。

    “朕早就知道,灭六国易,收六国人心难。”

    “朕也早就知道,只要朕一死,六国余孽必然反叛。”

    “但大秦只要撑过去,杀掉这批老余孽,过了四五十年,从辽东到岭南,就全是真正的老秦人了。”

    “朕是真没想到,胡亥那个蠢货,竟然连六国余孽最后的垂死反击都撑不过去。”

    说着,秦始皇露出了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扶苏心中突然一动,道:

    “父皇之前不杀项羽,莫非也是这个原因?”

    秦始皇嗯了一声,脸上露出赞许表情。

    “你的脑子总算还没有完全坏掉。”

    “占领一个国家容易,改造一个国家的人心却很难。”

    “六国之中最年轻的赵韩魏都存在了两百多年,更何况是楚国这种八百年老诸侯国。”

    “或许,项羽就是一个能更快让大秦获得楚地人心的机会。”

    扶苏思索片刻,道:

    “万一项羽不行呢?”

    秦始皇呵呵笑道:

    “不行就不行,也无所谓。”

    “反正只要过个两三代人,这些从小学习大秦文字,说大秦语言的楚地后裔,大部分都会融入大秦之中的。”

    “时间和习惯,终究会改变一切!”

    扶苏听着,身体突然有些颤栗。

    那些曾经拼命抵抗大秦雄师的楚国大臣、士兵后代,竟然会在几十年后摇身一变,成为忠心耿耿的老秦人?

    这一刻,扶苏第一次无比深刻地了解到,自家父皇“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的意义!

    秦始皇长出一口气,目光看向金幕,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嘲讽表情。

    “千古四帝?”

    “哼,在朕心里,这泱泱华夏,纵然万年之后,也没有任何一名帝王配和朕相提并论!”

    金幕之中,李隆基的逃难车队,正急急忙忙地向西而行。

    他们的目标,是巴蜀!

    正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对于年老的李隆基而言,拥有坚固山川地理的巴蜀,此刻才能给予他一点点的安全感。

    天公不作美,在逃难路上,大雨瓢泼而下。

    雨水噼里啪啦地打在驿站的房顶,带来了震耳欲聋的响声,让每一个人都心烦意乱。

    驿站外面,还挂着一块牌子。

    【马嵬坡】。

    太子李亨跪在李隆基的面前,痛陈利弊。

    “父皇,巴蜀并非争霸天下之地,而是一块死地啊!”

    “自古以来,从未有自巴蜀起兵而夺天下者。”

    “更何况,两次征讨南诏,剑南军损兵折将,根本无力和叛军作战。”

    “还请父皇移驾河西陇右,那里还有一半大唐西军精锐,足可帮助大唐重夺长安!”

    这位一直以来被李隆基压制了几十年的太子,在面临国难的情况下,也终于是忍无可忍了。

    李隆基表情默然,坐着一言不发。

    杨国忠听着李亨的话,心中却有些慌了。

    李亨说的确实没错,巴蜀是死地,剑南节度使的兵马也早废了。

    但剑南节度使的官职,如今正被杨国忠兼任!

    陇右、河西的节度使,那是太子李亨一党,和杨国忠可尿不到一个壶里。

    如今这种情况,杨国忠一旦去了陇右河西,基本上是保不住性命的。

    只有去剑南这个杨国忠的老巢,他才能活命,才能在将来大唐打回长安之后,有希望继续执掌朝政!

    是以,杨国忠立刻开口反对。

    “太子殿下,陛下才是大唐的九五至尊,你可不要在这里越俎代庖!”

    “巴蜀对陛下来说才是最安全的,去了陇右河西,一旦吐蕃回纥出兵夹击,陛下的安危如何保证?”

    杨国忠的一番话,果然让李隆基心中一动。

    对,只有去巴蜀才是最安全的!

    李隆基开口了。

    “不必再说了,亨儿。”

    “就去巴蜀吧。”

    李亨满脸失望地离开。

    画面一转,李亨坐在另外一间房子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面前是他的两个儿子,大唐广平王和建宁王。

    李亨缓缓开口。

    “父皇若去了巴蜀,大唐必然灭亡。”

    “孩儿们,这是大唐最后的机会了。”

    “尔等,都做好准备了?”

    广平王和建宁王对视一眼,齐声开口。

    “事在人为!”

    【在面对如此危机之下,皇太子李亨,终于爆发出了隐忍二十年的怒火。】

    画面一转,上千名禁军包围了李隆基所在的驿站正房,大声鼓噪。

    “请陛下杀奸臣杨国忠,以谢天下!”

    “请陛下杀祸水杨玉环,以谢天下!”

    李隆基听着外面禁军们的喊话,被吓得魂不附体,使劲推搡着杨国忠。

    “国忠,快,出去安抚一下他们!”

    杨国忠面如土色,颤声道:

    “陛下,他们要杀臣啊,臣不能……”

    话还没说完,砰的一声,外面院子的大门被撞开了。

    禁军们涌了进来,怒吼道:

    “杨国忠何在!”

    杨国忠魂飞魄散,拔腿就逃。

    然而这小小马嵬驿,他又能逃到哪去?

    才刚刚跑到西门处,杨国忠就被身后诸多禁军将士追上。

    “杀了这个奸贼!”

    禁军士兵们怒吼着,乱刀齐下。

    短短一分钟,杨国忠就变成了一滩肉泥。

    杨国忠的儿子杨暄,以及其妹妹韩国夫人等亲属,也被禁军士兵找到,全部杀死。

    杀完之后,众人找不到目标,一时间有些茫然。

    接下来该怎么办?

    总不能连皇帝一起杀了吧?

    不知道谁在乱军之中喊了一句。

    “皇帝昏庸,让太子殿下主持公道!”

    瞬间,所有禁军士兵们立刻集中起精神,大声高喊。

    “对,让太子殿下出来主持公道!”

    李亨终于带着广平王和建宁王出现了。

    他骑在马上,高声对着众人道:

    “各位,国贼杨国忠已死,尔等都是大唐的功臣!”

    听到这句话之后,禁军士兵们顿时心中一定。

    刚刚杀杨国忠,固然是爽了。

    但这件事情可没有得到圣旨,属于擅杀大唐宰相!

    如今李亨这么说,表明了不再追究。

    众人立刻齐声高呼。

    “太子殿下英明!”

    李亨满意点头,道:

    “诸位随本宫来,我们去觐见父皇,定能给诸位一个公道!”

    禁军士兵们乱哄哄地,跟随着李亨一起,包围了李隆基所在之处。

    此刻,另外一支禁军正在大门处死守,双方对峙,剑拔弩张。

    李亨看着对面这支禁军的首领将军,沉声道:

    “陈玄礼,本宫要见父皇,你让开!”

    陈玄礼表情平静地看着李亨,开口道:

    “太子殿下是要杀杨贵妃?”

    李亨愣了一下。

    杀杨贵妃?

    开什么玩笑。

    事情都到了这种地步,别说是杨贵妃了,就是皇帝李隆基本人,也得死!

    这场兵变本来就是李亨在暗中策划的,不需要费什么劲就能查明。

    李隆基若是不死,将来一定会对李亨秋后算账!

    所以,李亨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趁乱将李隆基也杀了。

    反正是军队哗变谋害父皇,将来谁也怪不到李亨的头上!

    但眼下陈玄礼手中依然还有上千禁军,让李亨有些举棋不定。

    马嵬坡共计三千人,李亨手里此刻有两千人,是陈玄礼的两倍。

    可一旦交战起来,李亨毕竟没有打仗经验。

    他没办法确定,自己手下这两千禁军,究竟是不是大将陈玄礼麾下那一千人的对手!

    李亨念头急转,沉声开口道:

    “没错,杨国忠既然都已经死了,还留着杨贵妃作甚?”

    “杨贵妃不死,三军将士难以心安!”

    李亨身后众多禁军闻言,立刻鼓噪起来。

    “杀!”

    “杀了杨玉环!”

    声音惊天动地,传遍整座马嵬坡。

    房间之中,李隆基听到后大惊失色。

    “完了,朕今日死于此地也!”

    喜欢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