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干眼泪,蔡邕将萧风请进了屋子,然后说道:“屋中简陋,还望贤侄勿怪。”
    萧风淡然一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伯喈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嗯?”
    蔡邕听到萧风突然开口所说的话,愣住了,这不就是说自己吗?
    这马屁拍得…
    蔡邕只觉得自己浑身的毛孔都舒展开来了。
    虽然明知道萧风是在拍自己的马屁,但是奈何这马屁拍的自己舒服啊。
    不过转念一想,不太对劲啊。
    西蜀子云亭自己知道,扬子云的亭子。
    可是南阳诸葛庐是个什么鬼?
    诸葛玄吗?他在南阳有个草庐吗?自己怎么不知道啊?
    蔡邕有些不解的问道:“这西蜀子云亭我知道,但是这南阳诸葛庐是什么地方,为何没有听说过?贤侄可否解惑?”
    蔡邕的问题让萧风顿时陷入了尴尬之中,南阳诸葛庐,那是诸葛亮的草庐,现在诸葛亮才特么的一个三岁小孩,怎么搞?要是让蔡邕知道自己将他和一个三岁顽童并列,那么自己这个马屁可是拍到了马蹄上了。
    不过萧风并没有露出丝毫的紧张,然后对蔡邕说道:“不知先生对于天下大势有何看法?”
    “汉统衰落,黄巾猖獗,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此时大汉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如今宦官当政,外戚干权,天下之间,遍地狼烟,太平之日没有多久了。”
    蔡邕倒是看得挺准的,不过这不是萧风所需要的结果,继而问道:“伯喈公可能看出谁可取汉而代之?”
    蔡邕听到萧风的问题,顿时眉头一皱,然后思考片刻,摇了摇头:“天下局势未明,某看不出,不知贤侄有何高论?”
    萧风伸出三根手指,然后对蔡邕说道:“这天下间有三人拥有紫气,不知伯喈公可能猜到是哪三人?”
    三人?
    蔡邕眉头紧锁,然后满口怀疑的说道:“河北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是其中之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