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陛下,征西大将军派人传回消息,长安已破!”
    “西征大胜,功在千秋,汉室终于回归正阕!”
    “那樊贼可恶之至,竟敢火烧西都,抓到他后,陛下定要将他明正典刑!”
    “放心,他跑不了,大司徒陈兵宜阳,抓住樊贼,只是时间问题!”
    金殿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群臣个个红光满面,喜形于色,好像领军打下长安的是他们,而不是邓禹一般。
    “众位卿家,你们辛苦了!”
    刘秀见状,又是欣慰,又觉好笑,站起身,向群臣拱手,“若非诸位全力支持,仲华绝对无法如此顺利拿下长安。
    此战,仲华功居第一,诸位,同样是功不可没。”
    “臣等,为陛下贺,为大汉贺!”
    群臣躬身下去,齐声回应。
    “为大汉贺!”
    刘秀笑着点头,内心深处,充满了骄傲。
    “陛下圣明!”
    赞颂声,宛若潮水,让刘秀脸上的疲惫,瞬间一扫而空。
    自打决定西征之日起,他的耳朵,就无一日听不到质疑之声。
    特别是那些他不得不启用的“名士”
    ,“能臣”
    ,根本不看好,河北汉军有两线作战的能力,并且还对他不惜代价支持邓禹的行为,表示了极度的不解。
    按那些人的说法,汉军与赤眉,就该以函谷关为界,然后各自勤修内政。
    谁家内政修得好了,另外一方自然会束手就擒。
    而以倾国之力去支持邓禹和西征军,非但是穷兵黩武,并且很容易就养虎为患。
    如今,所有怀疑的、非议的、责难的、乃至阴阳怪气的声音全部消失,全都变成了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恭喜陛下”
    ,或者“陛下圣明”
    。
    “陛下,老臣糊涂误事,请陛下责罚!”
    还没等刘秀想好,该如何敲打某些人一下,让他们想想各自当初的嘴脸,尚书令伏湛已经抢先一步站了出来,红着脸,大声说道,“当日也是在这大殿之中,老臣一时糊涂,妄请陛下令西征军班师回朝,如今想来,真乃鼠目寸光。
    老臣险些误了陛下大事,请陛下赐罪,以为后来者戒!”
    话音刚落,又有几名臣子站了出来,学着伏湛的样子,躬身到底,高声请罪:“微臣糊涂,请陛下责罚!”
    “陛下,臣知错,请陛下责罚!”
    “陛下,臣差点误了陛下的大事,追悔莫及……”
    人天性喜欢随波逐流,见伏湛、周逢等人主动带头谢罪,其他曾经攻击过邓禹的文臣武将,也纷纷站了出来,有样学样。
    转眼间,朝堂上竟然有一半儿人躬下了身,场面顿时“蔚为壮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