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又谈到军务上的事了,关卓凡在心里掂量了一下,才做回答。
    “回太后的话,轩军在江苏的,是三万一千人,另有刘玉林的玉字团二千五百人,是接替了淮军,驻守浙江的嘉兴,跟左宗棠呼应。”
    “这三万多人,都很能打么?”
    洋务谈了这么多次,关卓凡大致猜得到她在想什么,心说她可不要跟直隶总督刘长佑一样,恨不得现在就跟英法动手。
    “回太后的话,用来打长毛,是够用了。”
    关卓凡小心翼翼地说道。
    “臣也正在练兵。”
    那就是说,用来对付别人,还不够用。
    慈禧点点头,想一想又问:“汪海洋现在还盘踞杭州,左宗棠打得破么?”
    “左宗棠有大才,又忠心效命,汪海洋一定不是对手。
    请太后放心,杭州必定是指日可破的。”
    “嗯,那就好。”
    慈禧颇感安慰,又问道:“你看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些人,怎么样?”
    “都是忠臣。”
    这句话回答得很妙,是表示不敢妄评的意思。
    “无妨的,这里并没有别人,你尽管放开来说一说。”
    慈禧笑了起来。
    “军务上的事,你最清楚,以你看来,除了轩军之外,还有那些军队是能打的呢?”
    “若论能打,左宗棠的楚军是好的,李鸿章的淮军也不错,僧王的蒙古马队,更是一时之选。”
    有了慈禧这句话,关卓凡果然放开来说了,“不过若论真正的人多势众,自然还是湘军。”
    “你倒说说看,湘军为什么能打?”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关卓凡郑重其事地说道,“湘军湘军,总以三湘子弟为根本,沾亲带故,恩义连结。
    所以打仗的时候,自然可以令行禁止,惟曾国藩之名是听,指哪打哪,绝无退缩。
    曾国藩有了这样一支兵,才可以从湖南打到湖北,从江西打到安徽,一路横扫,终于克拔金陵……”
    他在那里说得起兴,慈安还没觉得怎么样,慈禧的脸上,却已微微变色。
    “……东南形势,一手底定,实是国家的柱石,臣口服心服。”
    关卓凡完全没留心到慈禧的面色,仍在自顾自地赞不绝口,“至于有些无知的乡村野老,瞎说什么曾大人要打进北京当皇上,真正是胡说八道,臣敢担保,那根本是连影儿都没有的事。”
    *(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