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令宜颇有些无奈地道,“忙活了大半个时辰,总算是有惊无险。”
    尽管知道事情已经过去了,但屋里的人还是一阵后怕。
    要是太后就这样死了,别说皇上会青史上留名,成为仵逆嫡母的“昏君”
    ,就是在场的福成公主、徐令宜、周士铮只怕也逃不脱干系!
    “不过,太后真病了。”
    徐令宜神色有些凝重,“醒来后说话都不利索了,拉着皇上的手直知道流眼泪。
    皇上不由面露不忍。
    福成公主就跪在一旁哭起当年曾抚养过皇上的常宁公主生母王美人来。
    太后听着一阵哆嗦,差点又闭过气去。
    福成公主看着不对劲,不敢再多说什么。
    跪在门外的建宁侯和寿昌伯就趁机嚎啕大哭起来。
    太后听了,挣扎着起身要去太庙。
    皇上拦不住,朝我使眼色,让我去劝劝。”
    说到这里,徐令宜显得有些不虞。
    “偏偏士铮眼睛不亮,见建宁侯和寿昌伯哭得皇上手脚无措,又把我叫了进去,也跟着干嚎起来。
    干嚎起来不说,还硬生生把建宁侯和寿昌伯的声音给压了下去。
    让太后心生寒意,竟然萌生死意,一声不吭,爬起来就朝床头板撞去……”
    他语气微顿,看了十一娘一眼,闪过一丝尴尬之色,“皇上就瞪了我一眼,提出把杨氏二女赐给我和士铮为侍妾。”
    十一娘听着差点笑出声来。
    徐令宜原想祸水东引,结果把水引到了自己的身上。
    皇上肯定是怨他把福成公主和周士铮叫了去吧!
    “太后娘娘不同意,福成公主却觉得好,说只要杨家同意把女儿赐给士铮为妾,她一定和杨家当成正经的亲戚来走。
    还以太祖之名发了誓。
    皇上听了也接着福成公主的话劝起太后娘娘。
    说不同意让杨氏二女去服侍太子,不是要和杨家生分,全因太子是国之储君,成亲没几日就策封良娣,御史肯定会弹劾,到时候被有心人利用,质疑太子德行,动摇国之根本。
    二怕上行下效,使得世风日下;又对建宁侯和寿昌伯说,自开海禁以来,宁波、泉州、广东常有东倭人上岸抢劫,朝中大臣对此悲愤填膺,三地黎民对此怨声载道,朝庭正值多事之秋,他们是太后的母族,徐家是皇后的母族,士铮是太子妃之父,都是皇上的血亲,此时更应该同声同气、众志成城,一起共度难关才是。”
    十一娘不由瞪目。
    没想到皇上说起胡话竟然头头是道的。
    太夫人和二夫人都面微笑。
    “太后娘娘一开始还不答应。”
    徐令宜可能也觉得皇上的话挺可笑的,脸上的表情缓和了不少,“建宁侯和寿昌伯见皇上开了口,既有几份忌惮,又有几份心动。
    皇上看着就说要赐婚,太后娘娘这才没有再说什么。”
    十一娘有些不解:“那怎么又成了太后的懿旨?”
    ※
    姊妹们周末好啊!
    (∩_∩)~
    本章节由16书友上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