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娘并没有注意这些,她忙着给谨哥几收拾行李。
    “那些什么茶盅、佛尘之类的东西就不要带了。
    带些皮袄、皮靴之类的就行了。
    嘉峪关虽然偏僻,我相信那里也不是不见人烟的拖方。
    实在是缺了,就在当拖买就行了。”
    抬头看见谨哥儿正拿了把乌金马鞭,又道,“这些东西也一律不准带过去。
    秀木于林。
    风必摧之。
    就算有嘉峪关总兵的照顾,你也要能和身边的人和平相处才是。
    要紧的是干万不可生出高人一等的心思。
    不知道多少才才学才能力的人就败这傲然的脾气上了。
    …”
    “我知道了!
    …”
    谨哥儿有些依依不舍把马鞭递给阿金收好。
    徐令宜进来了:“东西都收拾好了没有?…”
    “收拾好了!
    …”
    十一娘道,想起这次陪谨哥儿去西北的人员来,迟疑地道,“要不,让长顺留在京里吧?他年纪还小,西北太辛苦了……”
    长顺今年九岁了,长得白白净净”
    身材纤瘦,和长安没有一点相似之处。
    有管事开玩笑地说长顺是典型的北人南相。
    “让他去吧!
    。
    。
    徐令宜笑道,“我已经安排好了。
    他们去了嘉峪关就在军营外租个院子住,除了谨哥儿,其他的人就住那里,谨哥儿淋沐的时候就过去。
    这样既可以让庞师傅继续指点他的武技。
    也可以让先生检查他的功课。
    平时没有什么事,就教长安、刘二武他们武技和功课,长顺跟着。
    也能学不少知识。
    …”
    十一娘总觉得阵容太豪华,像是去度假而不是像去吃苦的。
    如果是平时,她肯定会委婉地提徐令宜一下,可到徐令宜给谨哥儿开出来的条件以后”
    她觉得是自己多心了。
    徐令宜显然对这些都有早有了安排。
    两人又商量了一些谨哥儿出行的具体的事宜一起去了太夫人那里。
    太夫人在翻黄历:“……三月二十二日是好日子,可过几天是四月初八了,反正也隔不了几天,还不如拜了菩萨再走,也好让菩萨保估一路平安事事顺利……那就是四月十二……刚去给菩萨上了香的,还是多歇几天,精神养足了再启程……四月十人……四月二十四……还走过了四月二十六走吧………”
    照这样算下去,就没有一天是合适的。
    徐令宜和十一娘不对无奈拖对视了一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