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大明1630最新章节!
    崇祯十三年四月初,郑森等人的船到了武昌。
    武昌的码头就在蛇山脚下,从码头上,抬起头来,就能看到号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
    郑森发现这个时候的黄鹤楼,和后世郑森熟悉的那个黄鹤楼区别非常大。
    首先,这个时候的黄鹤楼,并不像后世那样,位于蛇山山巅,这个时代的黄鹤楼距离江边更近,几乎就在江边。
    “怎么在这个位置上?”
    郑森心里想。
    上辈子的时候,郑森也到黄鹤楼来玩过,郑森记得,那还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那时候,这座历史上屡建屡毁的名楼(仅在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
    ),刚刚完成了又一次的新建。
    而在长江对面的龟山上,也竖起了一座高耸的电视塔。
    郑森不知道,其实他原来的那个时空里的那座黄鹤楼的位置实际上是重新选址的结果。
    而它的原址,也就是郑森眼前的这座黄鹤楼的位置上,则建立起了让“天堑变通途”
    的长江大桥。
    除了位置和郑森的记忆中的不一样之外,就是形制上,差别也非常大。
    如今郑森眼前的黄鹤楼只有三层而已,加上位置比后世的黄鹤楼低了很多,再加上装潢什么的也差很多,别的不说,单就后世用的那些黄色的琉璃瓦,就不是这个时代的黄鹤楼敢乱用的。
    所以看起来眼前的黄鹤楼显得不起眼多了,至少是和南京的大报恩寺琉璃塔一比,要不起眼得多。
    不过相比周围的那些普通的房子,却还是有鹤立鸡群的感觉的。
    郑森知道最初的黄鹤楼似乎是酒楼,不过如今这里却变成了一座吕祖观。
    因为相传当年吕洞宾就是在这里羽化而登仙的。
    查船长知道郑森对各地的名胜都感兴趣,便道:“少将军,这黄鹤楼如今虽然是道观,但我听说这道观里的斋饭却是不错,每日里来吃的人都不少,说它是酒馆,其实也不差。”
    “今日不急,过两日,把正事办好了,我再请各位到这黄鹤楼上来吃一顿斋饭如何。”
    郑森笑道。
    查船长知道郑家豪富,郑森为人也大方,便道:“却是要谢过少将军的恩典了。
    老实说,武昌我不是第一次来,这黄鹤楼也不是第一次看到,但是在上面喝酒,却是一次也没有。”
    一行人下了船,在宝通寺旁边找到了一处还算干净的客栈,然后花钱把住在里面的人都请了出去,把整个的客栈包了下来。
    一般来说,依着电视里面的桥段,一定会有人不肯搬出去,然后和郑森的人发生冲突什么的。
    但是在事实上,郑福把银子拿出来之后,住在原本住在店里的人,都很高兴的拿着银子走了人。
    第二天一早,郑森就带着郑福几个人一起前往左良玉的府邸。
    郑福叫来了一辆马车,郑森和郑福上了车,几个仆役抬着礼物跟在后面,没多一会儿便到了左良玉的府邸。
    左良玉在武昌的府邸面积不小,据说以前是某个富商的私宅,后来“主动”
    的送给左良玉的。
    左良玉在得到这宅子之后,又加以改造,比如原来的黑漆的对开的院门被拆掉了,换成了三间的朱漆大门。
    大门做得轩昂壮丽,比武昌的巡抚衙门还要宽还要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